王琼 MBTI
王琼个人资料
全名:王琼
别名:王恭襄
字:德华
号:晋溪
谥号:恭襄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西太原
出生日期:1459年
逝世日期:1532年8月22日
主要成就:总制三边,加强西北边防;平定宁王之乱
主要作品:晋溪奏议、漕河图志、掾曹名臣录、北边事迹、西番事迹
最高官职: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太师(赠)
王琼(1459年—1532年8月22日),字德华,号晋溪,晚号双溪老人。山西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人。中国明朝中期名臣。
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王琼举进士,曾任工部主事、都水郎中、参政、布政使等职。在弘治、正德之际,他负责处理淮、扬地区漕运事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漕运、盐政状况;正德中期任兵部尚书期间,平定了多地“流贼”之乱及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且在明武宗巡边期间,镇守京师,有力地维护了京师及周边地区的安全。在此期间,其足迹遍历杭州、徐州、扬州、陕西、山东、河南、南京、甘肃等地,还曾在朝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到嘉靖时期,他一度因罪被罢官,派往绥德充军。后因西北边事紧急,被起复为兵部尚书,并总制三边军务。任内主张朝廷开通边关,与周边民族相互交往,使明朝与吐鲁番汗国及边疆民族的关系渐趋缓和,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他凭借此功被加授为太子太保。嘉靖十年(1531年),王琼入朝,再任吏部尚书,次年病逝于京师。累赠太师,谥号“恭襄”。
王琼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功绩显著,在兵部时被比作前辈名臣杨一清。但因其与武宗身边佞幸交往密切,且与阁臣杨廷和等人存在较大的政见分歧,致使其形象在后世受到一定贬损。著有《晋溪奏议》《漕河图志》《掾曹名臣录》《北边事迹》《西番事迹》等。
更新时间: 11 小时前
添加人: Psyc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