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 MBTI
隋文帝个人资料
全名:杨坚
别名:普六茹坚
字:那罗延
谥号:文皇帝
封号:柱国、大司空、隋国公、京兆尹曹、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右小宫伯、左小宫伯、柱国、定州总管、亳州总管、上柱国、大司马、大后丞、右司武、转大前疑、进位大将军、隋州刺史、成纪县公、大兴郡公、隋王(称帝前)
尊号:圣人可汗
庙号:高祖
年号:开皇、仁寿
所处时代: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冯翊般若寺(位于今陕西省大荔县)
出生日期:541年7月21日
逝世日期:604年8月13日
逝世地:仁寿宫大宝殿(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
陵墓:泰陵
在位时间:581年3月4日 至 604年8月13日
前任:隋国桓公杨忠(隋太祖武元皇帝)、北周静皇帝宇文阐
继任:隋世祖明皇帝杨广
主要成就:灭南陈;结束南北分裂300年的局面;开皇之治;创立五省六曹制;灭西梁展开
最高官职:皇帝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小字那罗延,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
北周武帝时封为隋国公。杨忠死后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威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接受北周静帝禅让,登基即位,改元开皇,建立隋朝,定都大兴城。开皇七年(587年),攻灭西梁。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攻灭南陈,统一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设立五省六曹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安抚岭南,修建隋大兴城,开创科举制度。制定开皇律。开启了极为辉煌的盛世《开皇之治》,分裂突厥,完成民族大融合,多次减税使人民减轻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用输籍法、大索貌阅整顿户籍。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在位期间,国势强盛,府库充盈,经济繁荣,人丁大增。
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统一货币,整顿户籍,推行均田制,设置粮仓,锐意改革、励精图治、躬行节俭、政绩卓著。但是在晚年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七月丁未日(604年8月13日),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庙号隋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