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是其内部的和外部的可以测量的特质。我们把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均表现出的一些特点,称为个性特质,如害羞、进取心、顺从、懒惰、忠诚、畏缩等。这些特质越稳定,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的频率越高,越有利于描述和预测个体的行为。
个性特质的评价是评价员工是否具备某一职务所要求的个性特质,或者说是“主题特征”。
进行个性特质评价首先要建立企业内部各种职务的素质模型。比方说,开发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创新,成就追求,重团队协作,善沟通,学习等方面的个性特质;中试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爱挑毛病,穷根问底,影响需求高于亲和需求,影响冲动强于避免讨厌的冲动等方面的个性特质;销售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主动性,敏感性;能把握商机,对别人施加影响;能经受挫折,不怕被拒绝;善于谈吐等个性特质。
个性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社会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其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如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会表现出主动与人交往、善于交际、热情、友好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会表现出想象力丰富、思维具有跳跃性、经常表现出新异的想法、观点和看法,或是新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等;一个内向和高聪慧性的人会表现出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沉默寡言、孤僻,同时又表现出乐于钻研、反应灵敏、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心理和行为特点,对科学研究很可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等等。
一个人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对其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性格外向的人适合于社会服务类工作(如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管理工作(如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等),富于创造性的人适合于从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工作,性格内向而且高聪慧性的人适合于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方面的工作。此外,在考察性格因素对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影响时,不仅仅是考虑性格的某一方面,应该全面地考虑性格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使选择的专业或职业符合自己潜能的发展。
特质论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对大量数据的归纳。也就是说,你在某一项特质上的得分,它的本质是你在人群中位于什么样的位置。而我们知道,人群中绝大多数自然属性都是正态分布的。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你的得分结果基本都会落在中间地带,偏差非常小。
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不利于接受跟传播的,因为它非常无聊,毫无个性。人总是喜欢划定一个圈子,把自己放进去,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让自己感觉到“我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这个测试出自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皮普·威尔逊(PIP WILSON)之手。通过树上的小黄人的位置看出你的个性特质。
快来试试!
本题二维码:
本题链接:
https://psyctest.cn/t/gq5AL8GO/